![吐血 :mad:](./images/smilies/icon_smile_blood.gif)
需要的是輸出電流大、解析強、聲道分離度好,偏中性的播放設備,傳說中投入的越多,報酬越多的客製化耳機。
其他的我光速逃
![哈哈~~~ :haha:](./images/smilies/b16.gif)
版主: aeolusyung, zhang230631, suzumiyaminami
azureimf 寫:不然務實來說, 我現在出門聽耳道至少都要備齊
1.普通播放器/手機 2.無染中功率播放器/隨身擴 3.有染中功率播放器/隨身擴
三種, 然後還要Low/High Gain這樣切著試才能夠知道這隻耳機到底是什麼屬性不要誤殺忠良
說實在是蠻累的
azureimf 寫:Chrono 寫:
這讓我想到之前去試聽rhines的客製公模stage 4、5的情況
一開始接上自己隨身SONY S764跟手機,不管是stage 4還是stage 5,聲音都非常悲劇
接上朋友的ZX1,也還是一樣很悲劇,但是同樣訊源試聽FitEar的任何系列時,聲音至少都有不差的表現
只見店員很邪惡笑著手上拿著一塊厚重的小磚走過來說,用這個聽聽看
拿來一看,原來是泡菜國出品的Astell & Kern AK 240,雖然不是很喜歡泡菜國產品,但反正聽聽看也沒差
stage 4跟5一接上去還真的是完全不同剛才的表現,一反剛才那種暗、悶、糊的聲音
聽了一下,確實有客製耳機該有的水準沒錯,當然價格也是很有水準就是了...
經過這次,有時候會想,明明應該是外出用的耳機,卻需要強大的訊源去推,實在有點不解
這邊不是說追求隨身音質的玩家不好,純粹價值觀不同而已
只是經過這次,當一定價位耳道耳機表現可能沒想像中理想時,可以多個可能沒推好的選項
我自己試聽Stage 4/5的時候也有類似的情況, 不過當時我已經有帶Fiio E12/Fiio X3等大推力去推
但是往往一個能推好另一個確不行, 無法一單一隨身撥放器去通吃這些選擇
動鐵單體理論上不需要太大的推力, 即使六單體的1964V6
四單體的TG334, SE846以及Westone W4R都可以在SONY隨身播放器上有不錯的表現
而造成難以驅動得原因我猜測是在耳道內的分音器(Network)
Network有數組帶通濾波器將各頻段的聲音分給各不同單體, 阻抗匹配也在這裡完成
我猜測以往CK100PRO就是Network的設計尚有缺失,才會在低輸出阻抗高推力的機器上顯得爆衝刺耳
另外就是撥放器擴大電路增益(Gain)的問題, 即使最終輸出電壓相同
High Gain高VR衰減以及Low Gain低VR衰減能夠帶來相當不一樣的聲音應該是大家都能夠明確感受到的差異
所以變成Gain的係數, 以及播放器的輸出阻抗如何拿捏, 再在都容易對耳道產生影響
當然, 理論上耳機一開始就設計成手機/普通非黑磚低推力撥放器就能夠有一定表現的話就不用這麼麻煩了
不然務實來說, 我現在出門聽耳道至少都要備齊
1.普通播放器/手機 2.無染中功率播放器/隨身擴 3.有染中功率播放器/隨身擴
三種, 然後還要Low/High Gain這樣切著試才能夠知道這隻耳機到底是什麼屬性不要誤殺忠良
說實在是蠻累的
borrego 寫:可否建議AZ大在可能情況下, 明述播放器在測試時所使用的固件版本. 根據我過去經驗, Sony/Fiio/iBasso等播放器在用不同版本固件時, 聲音會有頗大的差別, 尤其在聲牆空間和透明度方面.
Kloud 寫:我去聽過rhines stage3/4/4U
用iphone接一體機SU-AX7(不知這樣推力夠不夠...
直接聽感是不差 但好像不到那個價位
接著換上須山真的是完勝 屏除我對333的私心 不講人聲及調音
一戴上去至少光音場就大了好幾圈 三頻的延伸下潛也較佳
不過我其實隱隱覺得rhines的聲音有種被悶住沒有完全展開的感覺 或許真的要拿更好的東西餵他才能顯現出實力吧![]()
yuch1103 寫:想問問az大 ckr9 ltd 跟ckr10的 兩者間的比較
那ckr10如果除了 低頻的缺陷 是否也推薦呢
yuch1103 寫:感謝az大的熱情回覆
說實在, 買了02 來聽 發現02人聲其實我不太喜歡 有點纖細 加上給我的感覺 就是太活潑太可愛吧 然後02的音場 AZ大描述的很好
的確就像是 頭上呈現一個正球狀的音場
而9LTD這隻耳機
聽著聽著 竟然就被感動到了..![]()
一開始聽的時候,可能是 BURN IN的問題吧
覺得人聲 雖然很近 很濃 低頻也打的有點重(且偏左邊) 縱向空間感沒有出來 還有人聲還沒化開 這時候好聽是好聽 可是太過於衝了,加上不耐聽
一段時間過後,才會發現這隻人聲的表現 實在是太好聽太感人
也是我聽過最好聽的..
推薦大家都可以去聽聽看
PS:9LTD男聲 也很好聽 表現討喜
Bu11dog 寫:借用AZ大的象牙塔希望AZ大不會介意
今天收到來自Fiio的X3二代 比一代的質感好太多了
先用我的最愛HD600䦕聲 用High Gain推 這小東西還真不錯 沒有讓我失望
需要花點時間run-in再來分享聲感
yuch1103 寫:感謝az大的熱情回覆
說實在, 買了02 來聽 發現02人聲其實我不太喜歡 有點纖細 加上給我的感覺 就是太活潑太可愛吧 然後02的音場 AZ大描述的很好
的確就像是 頭上呈現一個正球狀的音場
而9LTD這隻耳機
聽著聽著 竟然就被感動到了..![]()
一開始聽的時候,可能是 BURN IN的問題吧
覺得人聲 雖然很近 很濃 低頻也打的有點重(且偏左邊) 縱向空間感沒有出來 還有人聲還沒化開 這時候好聽是好聽 可是太過於衝了,加上不耐聽
一段時間過後,才會發現這隻人聲的表現 實在是太好聽太感人
也是我聽過最好聽的..
推薦大家都可以去聽聽看
PS:9LTD男聲 也很好聽 表現討喜
azureimf 寫:
43
另一方面價錢也是因素, 我自己的理念還是在合理的價位下追求好聲, 我認為一個合理的耳機/前端比是 1:3
搞一隻耳機後面上百萬器材, 我能理解但我不會推薦這樣的組合給別人
---
43
andyy22k 寫:azureimf 寫:
43
另一方面價錢也是因素, 我自己的理念還是在合理的價位下追求好聲, 我認為一個合理的耳機/前端比是 1:3
搞一隻耳機後面上百萬器材, 我能理解但我不會推薦這樣的組合給別人
---
43
請教 AZ 大,1:3 是指:耳機 1萬 ,配上 (DAC+耳擴) 3萬 = 1+3 合共 4萬,這樣的比重嗎
因為看到另一篇有人說 1:5 光前端就吃5萬 !!
其實我比較擔心看反 ( 耳機1 萬 ,前端 3300元) 算數不太好的人 ←__ ←
目前用 DT990 600 ohm ,DAC+擴配到 13000 會不會太奢侈呢 @@
好猶豫....畢竟 2萬就可以收到 BEYER 家的 T1 了說(二手)...xD
(( 該不會 T1 主機板直推比 990 上擴還好聽))
_
FB網友 寫:AZ大可以多介紹一下嗎
我本身也是用匹配器聽耳機的玩家
我對這顆24段的有點興趣的說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7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