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huang 寫:既然講到音場和空間感,我就轉個有趣的故事,大家看看就好
這篇我看過幾次
是篇好文,說明了沒人去做了突破的事,我們不會發現以前有感覺到但不明確的現象
可是跟耳機與音響對比這件事,其關係又是什麼呢?
donthuang 寫:既然講到音場和空間感,我就轉個有趣的故事,大家看看就好
qazxsw 寫:donthuang 寫:既然講到音場和空間感,我就轉個有趣的故事,大家看看就好
這篇我看過幾次
是篇好文,說明了沒人去做了突破的事,我們不會發現以前有感覺到但不明確的現象
可是跟耳機與音響對比這件事,其關係又是什麼呢?
chanlin 寫:努力 學習ing 耳機的音場。耳機的問題是空間小,結像相對太大,舞台內很擠。
耳機應該沒有極低頻 (20 ~ 40 Hz) 的感受......諾亞方舟這片,上 TAS 榜的是 LP,但轉錄的 CD 極低頻也有一些。
chanlin 寫:那張頻響圖階梯狀蠻明顯的,掃瞄取樣率蠻少的,或許廠商認為反應平直,只取幾點就夠了吧!
記得 Stax 耳機也會附頻響圖,是不是買到的那隻就沒注意,Stax 的頻響圖掃瞄取樣數倒是蠻正常。
這是我用電容式 MIC (噪音計上的) 與 RMAA 量的 SR-60,變化蠻大
相同一把耳機,掃快一點變這樣:
重點:
頻響圖是 steady-state response,二階微分方程式只能看出通解,
sweep rate 不一樣可能頻譜不一樣。
變化的聲音,如位置改變或敲擊樂器,比較能讓人輕鬆注意到其相對位置,
所以,個人是覺得多看特解與暫態特性會比較好。頻響圖能看出音場相關的東西嗎?
Headroom 好像沒量耳機的 phase angle.
另外一點,
我的 SR-404 有改紀念版的黑色皮耳罩,改後聽了一個月了吧,soundstage 變化我是聽不出來.....(聲音倒是感覺有不一樣)
重點是它的耳罩與原來的相比前端低一點,讓振膜與耳朵的角度變小一些了............
手上沒有原版 SR-404 當對照,找不出振膜角度是否與 soundstage 有關。有空去試 Stax 紀念版時可參考看看。
donthuang 寫:至於你說sweep rate 的問題,小弟不才,是指類似瀑布圖之類的東西嗎? 我知道這問題聽起來很蠢...
頻響圖當然沒辦法看出耳機音場的寬深,我拿頻響圖的用意也不再於此,只是在佐證:headroom看起來凹凸不平,起伏劇烈的頻響圖也許等化回去之後是非常平直的
[原文刪一些]
class6 寫:
老實說.
我是完全聽不出來耳機的"音場"的.
一直聽喇叭聽十幾年的...可能就會這樣吧.
donthuang 寫:class6 寫:
老實說.
我是完全聽不出來耳機的"音場"的.
一直聽喇叭聽十幾年的...可能就會這樣吧.
我是這麼「自我暗示」的 (笑)
想像一下有一個螢幕在你的面前,螢幕的視域大小就是「空間感」
螢幕裏面有一組3D棋盤,雖然是「3D」,可是畢竟還是在「螢幕裏面」
那個3D的棋盤就是「headstage」,而各家耳機透視這個「3D」棋盤的角度都不太一樣
其實別想太多,「看」過去就是了,有玩過3D錯視圖的遊戲的話,那這應該會比較好理解 (汗)
玩到到一定水準以上的耳機系統,在這方面應該都不差
以卡拉揚1963年貝九排練實況為例,我幾乎「看到」卡拉揚在我鼻頭前不遠處用詰屈聱牙的德語指揮著我身旁的柏林愛樂,影響這種效果的變數不少,音量也不能太小,事實上我聽過的每一隻有擴散場均衡等化的耳機,都對音量非常的要求
chanlin 寫:
其實別想太多,「看」過去就是了,有玩過3D錯視圖的遊戲的話,那這應該會比較好理解 (汗)
玩到到一定水準以上的耳機系統,在這方面應該都不差
以卡拉揚1963年貝九排練實況為例,我幾乎「看到」卡拉揚在我鼻頭前不遠處用詰屈聱牙的德語指揮著我身旁的柏林愛樂,影響這種效果的變數不少,音量也不能太小,事實上我聽過的每一隻有擴散場均衡等化的耳機,都對音量非常的要求
qazxsw 寫:耳機最簡單的音場作法.就是單體與耳朵的距離
懶惰的鴿拉豆,替我們充分證實了這點
另外耳機音場的範圍可以超出鼻子?怎麼辦到的?
lfc555 寫::)
聲音的舞台 實在難以表述
我的理解 就是眼前音樂
donthuang 寫:
總覺得現在這串有越講越玄的趨勢,我想自己有很大的責任
不太懂chanlin兄你之前提的DT990結像在後腦的感覺
我的耳機是DT990,耳擴就谷津耳擴而已,沒有多高檔,就一般學生能負擔極限的中檔配備而已
[恕刪]
chanlin 寫:
預算有限的話,建議一步步慢慢來吧!有些音響效果,若沒錢沒空間沒時間與精神 set up ,那是強求不得。
至於 DT990,建議插插看 Meier Audio 的耳擴,他家的 balance ground 看起來似乎有點門道,訊源與線材建議用好一點的吧!這也會影響音場與對焦。
donthuang 寫:看來我們在一些看法有根本的歧異,不過就這樣吧,不然一問一答只會沒完沒了
Meier Audio的耳擴聽過不少回....口味不合,以我口味還不夠暴力
訊源,老實講我覺得DAC1已經很夠用了,頂多換線材試試,不過也還不急
我有自信用的線材雖然便宜,但至少不太差,頂多沒有高貴的音色或質感
donthuang 寫:有個疑問,是關於DT990的結像
坦白講我從來沒遇過這種情況,就算是沒run開的DT990也罷
.....耳機能聽出「結像在後腦」真的是蠻奇怪的,不是說不可能,
但是這種說法我是第一次聽到,以我自己聽過的耳機中頭中效應最嚴重的SA5000來講,
頂多是聲音很不自然的在腦殼中響啊響,倒也還沒有「結像在後腦」的現象
(SA5000的用家抱歉了,這只是我自己的感覺)
donthuang 寫:chanlin 寫:
預算有限的話,建議一步步慢慢來吧!有些音響效果,若沒錢沒空間沒時間與精神 set up ,那是強求不得。
至於 DT990,建議插插看 Meier Audio 的耳擴,他家的 balance ground 看起來似乎有點門道,訊源與線材建議用好一點的吧!這也會影響音場與對焦。
看來我們在一些看法有根本的歧異,不過就這樣吧,不然一問一答只會沒完沒了
Meier Audio的耳擴聽過不少回....口味不合,以我口味還不夠暴力
訊源,老實講我覺得DAC1已經很夠用了,頂多換線材試試,不過也還不急
我有自信用的線材雖然便宜,但至少不太差,頂多沒有高貴的音色或質感
有個疑問,是關於DT990的結像
坦白講我從來沒遇過這種情況,就算是沒run開的DT990也罷
donthuang 寫:看來我們在一些看法有根本的歧異,不過就這樣吧,不然一問一答只會沒完沒了
Meier Audio的耳擴聽過不少回....口味不合,以我口味還不夠暴力
訊源,老實講我覺得DAC1已經很夠用了,頂多換線材試試,不過也還不急
我有自信用的線材雖然便宜,但至少不太差,頂多沒有高貴的音色或質感
有個疑問,是關於DT990的結像
坦白講我從來沒遇過這種情況,就算是沒run開的DT990也罷
.....耳機能聽出「結像在後腦」真的是蠻奇怪的,不是說不可能,
但是這種說法我是第一次聽到,以我自己聽過的耳機中頭中效應最嚴重的SA5000來講,頂多是聲音很不自然的在腦殼中響啊響,倒也還沒有「結像在後腦」的現象
(SA5000的用家抱歉了,這只是我自己的感覺)
windwater 寫:donthuang 寫:看來我們在一些看法有根本的歧異,不過就這樣吧,不然一問一答只會沒完沒了
Meier Audio的耳擴聽過不少回....口味不合,以我口味還不夠暴力
訊源,老實講我覺得DAC1已經很夠用了,頂多換線材試試,不過也還不急
我有自信用的線材雖然便宜,但至少不太差,頂多沒有高貴的音色或質感
每個人的喜好確實都有差異,
而你所使用的器材也確實沒有高貴的音色或質感,
一個是沒把這當作主要考量去設計,
另一個是對聲音沒有這個SENSE。
資訊量足夠(軟體)在定位、解析力好而形成層次感有相當水準表現的系統,
若是錄音裡的資訊是這樣這樣有前有後,
理論上是該聽得出來的--特別是Beyerdynamic這種專業錄音器材廠做來的東西
耳機可以結像在後腦並不是值得少見多怪的現象,
甚至於聲音是以接近接近半罩式/全罩式安全帽那種型式的密度、包圍感,
也不是什麼罕見的情況(這甚至是某些音響廠很愛用的調音方式),沒聽過不等於沒有,
自己再去多聽聽長見識才是正經。
herroyuihk 寫:DAC1需要的是比他貴幾倍的轉盤
記得以前Head-fi有看過這樣的組合
至於線材嘛!也不見得貴的音色就高貴.....端看搭配
但是對耳機來講
要有音場和對焦真的需要線材幫助一下....不然就是墊材和排插
沒空間可以調整啊
實際上有....就是要戴好....很多初次聽耳機的人都說耳機完全沒音場
Beyer的耳機調整的比較鬆....有時候差一格帶上
....挖李哩...什麼鳥聲音...
我猜你說SA5000頭中效印強是不是沒戴到定位......
要把一支可調整式耳機戴到定位....有時候需要長時間的嘗試
像AKG的音場感覺比較好....是因為他是彈性式的....
通常第一次帶就是戴到定位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36 位訪客